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行业新闻
资讯分类
02-10

水下机器人展十八般武艺 精彩亮相海科展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上,来自国内外的海洋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展示了当下海洋科技领域最新的研发成果。各式各样的水下机器人成为展会上的亮点,它们可以搭载多种设备完成水域环境监测、水下搜救、水产养殖与渔业应用等多项任务。   有缆机器人成海底多面手   有缆式水下机器人是水下探测装备中的重要门类。青岛赶海机器人有限公司展出了T51系列驼载平台式水下机器人。T51是国内首创的水下运载平台,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留有很多接口,方便与搭载的水下工具对接,保证数据通讯便捷有效。尽管它身形不大,但却可以携带机械手、地震接收仪、海底记录仪、激光3D扫描仪、激光粒度仪、3D图像声呐、水听器等多种设备,实现在水下的不同运动轨迹,或海底爬行,或定深飞行,甚至定高、定向航行,进行在线实时数据收集,可实现许多传统设备实现不了的作业,极大节约了海上作业时间,节省海上作业经费。   挖矿机器人海底显神功   广袤的海洋里深藏着丰富的矿藏资源。山东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展出了其自主研发的双五轴液压机械臂挖掘机器人,由于可以海底挖矿,它也吸引了不少参展观众的注意。这台机器人从外观看就是一个小型的挖掘机,前部是一个机械手臂,后端是用于放置物品的铁架,机器人从海底挖掘到的物品可以直接放入后面的铁架。这台机器人可以用于水下施工、深海挖掘、深海采矿、深海捕捞、深海沉船考古等。机器人身上携带高清浑水相机,操作人员可以在专门配备的显示器上观测到机器人的行踪。未来机器人还展出了水下观测机器人、水下探测机器人等多款水下机器人设备。   水下“白鲨”无障碍观测海底   在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上,一台外形酷似鲨鱼的机器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款名为白鲨MAX的水下智能机器人外观小巧,可在水下作业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工作人员介绍,白鲨MAX是一款智能水下观测机器人,引入姿态控制模块和算法,可针对应用场景进行高度定制,即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配置不同的传感器。除此之外,它还采用了新设计的无刷一体化推进器,减小驱动器的体积、复杂度和成本。工作人员还介绍,它采用四旋翼垂直推进器和两水平推进器动力布局,可实现仰俯、横滚等姿态控制,使得机器人在复杂水况下也能轻松完成观测工作;并且可以使用遥控手柄、手机、平板电脑等来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非常便捷。白鲨MAX可搭载高清摄像头、机械手、声呐、传感器、水下定位等设备,广泛应用于海洋牧场观测、管道检查、水下探索、危险区域调查等应用领域。   水下滑翔机监测海底动向   提起滑翔机,人们通常想到的是翱翔在天空中的飞机。然而,在海洋科技领域,水下滑翔机也是探索海洋的重要装备。今年海科展上,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一款名为“海翼”的水下滑翔机。这款外形酷似飞机的水下探测设备是一种将浮标、潜标技术与水下机器人技术相结合而研制出的一种无外挂推进装置,依靠自身浮力驱动的新型水下移动观测平台,具有低噪声、低能耗、投放回收方便、制造成本和作业费用低、作业周期长等特点,已逐渐成为一种通用的水下监测手段。 “海翼”在海洋监测方面曾经发挥过不小的作用,2014年 10月,“海翼”水下滑翔机首次在南海完成连续工作一个月,共获得220多个剖面观测数据,创造了我国水下滑翔机海上工作时间最长和航程最远的纪录。   水下机器人探测2000米深海   自主式水下机器人是一种具有智能性、自主性、灵活性的高端海洋仪器装备,可在海洋生态与动力环境自动监测,应急搜救,资源勘测等领域大显身手。中蓝海水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展出了“蓝水”系列自主水下机器人,它具有航程大、速度模块化、可靠性高、布放回收方便等特点。中蓝海水工作人员介绍,“蓝水2000”自主水下机器人最大工作深度可达到2000米,它采用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里面嵌入应力感知传感器,保证机器人在深海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 “蓝水2000”在操控上也十分人性化,可以实现任务配置、指令下达以及航迹的实时显示功能。可应用在海底探测、港口安防监测、海洋或水域环境监测、水下搜救、水产养殖与渔业应用等领域。
04-08

探索水下新科技 | 让海有界

深潜海底会看到什么? 万米——2020年11月,我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再次深潜到太平洋玛利亚纳海沟,随行摄影师“沧海号”深海着陆器向陆地传回了万米海底实时画面。 百米——2020年7月,公交车坠湖案件中,夜间搜救水上水下能见度较低,国内一家初创不久的水下机器人公司提供水下搜救机器人,为消防指战员在搜救任务中提供了重要帮助。  十米——潜水爱好者在浅海潜水,用相机或是水下摄影机器人记录下“人鱼共舞”的美妙画面。 随着人们对海洋探索的逐步深入,对探索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一个普通人,在没有任何工具的帮助下最多只能潜水约10米,如果想要了解海洋更深处的秘密,就需要机器人甚至是潜水器的帮助。 某公交车坠湖案件中使用的搜救机器人背后,是一家从北大实验室走出的公司——博雅工道。近期,这家水下智能装备企业刚刚完成了由领中资本领投,华和资本、鹏博投资、中关村启航创新基金跟投的亿元C轮融资。 2015年,新一轮全球海洋开发热潮的到来使得水下机器人需求急速攀升,国内涌现了不少研发水下机器人的公司,也陆续推出了许多形态各异的产品。 五年过去,这些公司也逐渐分化,筛选留下了部分实力更强的企业,博雅工道就是被“留下”的企业之一。水下机器人与陆地上运行的机器人相比,除防水外还有什么不同点?水下机器人市场何在?博雅工道被市场“留下”的秘诀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到这家公司,与博雅工道创始人熊明磊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
01-24

“深海探测技术获重大突破”获评2021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近日,经提名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2021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地质科技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揭晓。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为牵头完成单位的“深海探测技术获重大突破”获评2021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该成果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牵头,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共同参加完成。牵头完成人为肖波、周坚鑫、高宏伟,温明明、赵庆献、张汉泉等参加完成。其主要进展及创新: 该成果实现了深海探测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创新,授权发明专利140余项,发表SCI/EI论文310余篇,获批国家、行业和省部级人才20余人次。 1、研发了深海高精度探测关键技术。近海底地震、重磁等探测技术取得“零”的突破,自主创新形成了深水双船拖曳式海洋电磁探测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探测技术突破国外技术封锁。 2、突破了“深潜、深钻和深海长期观测”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的海底大孔深保压钻机,刷新了海底钻机钻探深度的世界纪录。 3、构建了自主研发的“三位一体”深海立体探测体系和深海公共试验平台体系。 4、成功研发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载重力梯度测量系统(ZT-1D),先后攻克了高分辨率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研制、高精度惯性稳定平台控制、微弱重力梯度信号精密提取等一系列核心技术。
01-25

国产自主水下机器人从追赶到并跑

“潜龙三号” 沈阳自动化所供图   比人还大的“小丑鱼”你见过吗?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自动化所)就有这样一条“小丑鱼”,长3.5米、高1.5米、重1.5吨。它的全称是“潜龙三号”4500米级自主水下机器人,曾因“小丑鱼”尼莫的外形一度走红。   据悉,“潜龙”系列自主水下机器人家族共有4个成员,先后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海域执行大洋航次,为我国开展深海资源矿区自主勘探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潜龙二号”累计下潜59次,居家族成员榜首。   “潜龙二号”“潜龙三号”总设计师、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刘健向《中国科学报》介绍:“‘潜龙’系列诞生于‘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但我们团队在自主水下机器人领域的探索研究进行了几十年,最终完成国产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   日前,“潜龙”系列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研发及应用团队获得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   “核心技术花钱买不到”   深海蕴藏着地球上远未认知和开发的宝藏,是人类谋求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新疆域。深海矿产资源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陆地矿产接替资源,作为人类尚未开发的宝地和高技术应用领域之一,已经成为各国的重要战略目标。   自2001年起,我国陆续获得了包括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硫化物、富钴结壳等3种资源类型在内的5个大洋海底勘探合同区,有效拓展了国家战略资源的新来源。随着这些矿区勘探合同的签订,高精度、高效的深海探测装备需求也随之出现。自主水下机器人作为一种可在水下长时间自主探测的无人无缆潜水器,是人们认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高新技术手段。   据了解,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通过搭载多种类的探测载荷,可进行海底地形地貌、地质结构、海底流场、海洋环境参数等大范围、全覆盖、高精度探测。但是,世界上具备这种能力的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为数不多。   “我国早期曾租用过一台国外的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全程操控由外方人员完成。”刘健说,“我国也曾尝试从国外进口设备,但当具体落实时,却被无限期推迟。近些年,国外对我们的限制更严格了。”   “既然核心技术花钱买不到,那我们就自己干。”刘健回忆,在国家和部委项目的支持下,沈阳自动化所联合国内优势单位,开始研制“潜龙”系列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   从原理样机到实用机型   早在2000年,刘健就带领团队着手研制“潜龙”系列水下机器人,他是“潜龙一号”课题负责人。在“潜龙一号”湖试之后,“潜龙二号”的研制就提上了日程。   “潜龙”项目团队成员之一、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徐会希接过“潜龙一号”总设计师的重任。“在这之前,我们研制的浅水型自主水下机器人居多。我们参加‘潜龙’项目以后发现,从浅水到深水技术需求不一样,在强化设备实用性方面有待进一步摸索。”徐会希告诉《中国科学报》。   自2011年底立项以来,“潜龙一号”完成设计调试后,先后经历了实验室测试、湖试、海试和航次应用。徐会希全程见证了“潜龙一号”的成长,一次次试验也让徐会希胸有成竹。   抛绳、捞绳、回收、获取地形图……2013年10月1日至12日,“潜龙一号”在太平洋下潜7次,于5000多米多金属结核详细勘探区近海底潜行作业近30小时,完成声学微地形地貌调查测线任务。   “潜龙二号”的研制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不同于“潜龙一号”圆柱形外形,“潜龙二号”在外形上更像一条立扁形鱼。在外观上,“潜龙二号”和“潜龙三号”是一对“双胞胎兄弟”。   这种设计并非单纯为了追求好看。“非回转体立扁鱼形设计,依据的是水动力优化计算的结果,有利于它在复杂海底地形垂直面爬升,同时具备水面航行能力。”刘健介绍称,“虽然‘潜龙二号’和‘潜龙三号’设计的水深等级只有4500米,但面对的海底地形更复杂,整个海底作业几乎是在爬山和下山中完成的。”   2019年,“潜龙三号”在大西洋应用成功,标志着我国深海勘探型水下机器人步入实用化、常态化阶段。   深海资源勘探国产利器   “潜龙”系列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是具有微地形地貌测量、海底照相、水体异常探测、磁力探测等功能的深海资源自主勘探系统,不仅填补了我国深海资源自主勘探的空白,还在某些性能指标上领先于国外的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成为我国自主勘探深海资源的利器。   以“潜龙三号”为例,科研人员放弃了传统的测距声呐,“因为海底石林视角小,测距声呐很难准确判断周围环境”。刘健介绍。   在实际海底作业过程中,“潜龙三号”用前视声呐感知前方障碍物,结合惯导系统,计算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高度计感知的高度信息、深度计感知的深度信息,按照规定的航行路径航行,同时正确打开或关闭各个探测设备,在一片漆黑的深海自主“翻山越岭”。“潜龙三号”航行期间,还可将其位置及工作状态等信息通过背部的声通信系统发送至母船。   多金属硫化物资源是海底热液活动的产物,海底热液区包括活动热液区与非活动热液区。“潜龙三号”在鱼尾处内置了磁力仪,这对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格外重要。刘健表示:“针对热液沉淀会引起海底磁异常改变的特性,三分量磁力仪能帮助发现活动热液区、非活动热液区,成为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重要设备。”   尽管“潜龙”系列每次都成功完成了任务,但布放和回收一直让人提心吊胆。“海上作业窗口期短暂,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么贵的设备一旦出现意外,损失不可挽回。未来我们希望可以在海底建设基站,实现集群探测,让装备更好地服务于深海资源探测。”刘健说。   据徐会希介绍,“潜龙四号”是中国大洋协会采购的产品化6000米自主水下机器人,是一款面向用户应用需求的定制化自主水下机器人产品。其主要技术指标较“潜龙一号”有较大幅度提升,可靠性更好。2020年,“潜龙四号”首次执行大洋调查任务。   目前,“潜龙三号”“潜龙四号”已经移交给应用单位。“潜龙一号”“潜龙二号”的升级改造已经接近尾声,之后也将交付。“潜龙”系列水下机器人的持续应用必将为我国深海矿产资源调查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深刻意识到,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表征之一。作为肩负建设海洋强国使命与重任的海洋研究领域‘国家队’,我们将潜心研发,持续攻克水下机器人装备的核心关键技术,让智能化装备更加高效地服务于我国深海资源勘探。”沈阳自动化所副所长李硕对《中国科学报》表示。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2-01-25 第1版 要闻)
01-28

万米深潜探索未知

多年以来,人类借助深潜器,包括我国的“奋斗者”号,潜入过万米的马里亚纳海沟等深海区域进行探测,吸引了不少世人目光。 那么,人类为何要万米深潜? 往大的方面说,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就是一个圈,深潜器好像是一根针,能帮我们在目前认知圈上刺出一个洞,以此窥探圈外的未知世界;往小的方面说,这些深潜器在地表最深处工作,对我们了解地球生命起源、地球板块演化、火山地震带活动、地球深部成矿作用、深海矿产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深海中水压大、低温无光,以往一直被认为是生命禁区。通过多年来人类深潜科考发现,在这些极端环境下居然存在着392种特有生命。它们栖息在比海平面压力高1100倍的环境中,构成了深海处复杂的生态系统。 而深海处的海沟被称为“海洋的终极垃圾桶”,来自大陆和海洋中的各种沉积物都堆积于此。这些沉积物中,包含大量古气候、古海洋等古环境信息,人类可通过了解古海洋中含盐、温度、密度等多种信息,推断出海水演化过程。 1979年,美国的深潜器“阿尔文号”在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海底热泉附近,发现了奇特的海底热泉生物群落。这些生物生活在黑暗的裂谷深处,完全无法通过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只能利用海底热泉附近的化学物质进行化能合成作用,从而形成了复杂、繁荣的生态系统。由此,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生命起源假说——深海热泉起源说。 深海热泉是由于海水顺着海底裂隙深入,遇到岩浆后再携带大量矿物质从海底向海面喷发,形成或白或黑的烟囱状结构,被形象地称作海底“黑烟囱”或“白烟囱”。 这里温度稳定,无机物含量丰富,不易被原始地球海洋表面的强紫外线、陨石和火山活动所打扰,是生命诞生的绝佳地点。 深海之中存在许多海底热泉,深潜器能深入海沟附近的海底或大洋中脊的海底,近距离研究海底热泉一带的生态系统。这对解决地球生命起源中的未解之谜会有重大帮助。 借助载人深潜器下潜深海海底,人类还能亲眼见到板块之间到底是如何碰撞过渡的,也有机会采集到相关的岩石样本。特别是观察海沟中正在俯冲的板块边界,能帮助人类更好地研究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板块运动。 另外,深潜器深入海沟处进行考察,还能研究地球上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帮助人类了解俯冲带附近的成矿作用等。 上图为深海海底热泉附近的旺盛生物聚落。
01-03

2016年十大海洋新闻揭晓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海洋事业也迎来了新的重要发展时期。这一年,“十三五”规划纲要的专章部署,为海洋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国海洋工作会议提出的“十三五”总体思路,描绘了今后5年的海洋新蓝图;《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的颁布实施和《海洋环境保护法》的修订,推进了依法治海的进程;极地、大洋科学考察也是喜讯不断、捷报频传……   今天,由本报发起并邀请海洋领域专家共同评选的2016年十大海洋新闻正式揭晓。我们期望借此和读者朋友、海洋工作者一起,梳理刚刚过去的一年,共同回顾这些令人难忘的重要时刻。   1. 我国南沙永暑礁新建机场试飞成功   1月6日,我国政府征用的两架民航客机先后从海口美兰机场起飞,经过近2小时飞行,平稳降落在南沙永暑礁新建机场,并于当日下午返回海口。永暑礁新建机场位于我国南沙永暑礁上,是我国目前最南端的一座机场。此次试飞成功证明该机场具备保障民航大型客机安全运行的能力,可为岛礁物资运输、人员往来、医疗救护等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同时将为南海地区的跨洋飞行提供新的备降机场和更为经济灵活的航线选择。     2. “雪鹰601”成功飞越南极冰盖最高点   当地时间1月9日17时54分,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成功飞越位于南极冰盖最高区域的中国南极昆仑站,不落地直接返回中山站。此次飞机持续飞行时间9小时4分钟,持续航程2623公里,全面验证了其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续航能力和适应南极高原环境复杂条件的技术性能。“雪鹰601”首飞南极取得全面试飞成功,为我国南极事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引擎,标志着我国南极考察开始迈入“航空时代”。   3. 我国自主研发的“潜龙二号”成功首潜,取得重大突破   当地时间1月10日18时14分,“潜龙二号”稳稳地被吊至“向阳红10”船后甲板的支架上,我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深海资源自主勘察系统圆满完成其大洋“首秀”。“潜龙二号”第一次在西南印度洋断桥热液区的下潜,获得了该区域近底微地形地貌和海底环境参数,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勘察系统首次在洋中脊海底勘探。1月29日,海试现场验收专家组公布了对“潜龙二号”验收试验的考评结果:一致同意通过现场验收。这标志着我国在使用深海勘察系统进行海底硫化物调查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4. 全国海洋工作会议描绘“十三五”海洋发展新思路   1月22日~23日,全国海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三五”时期,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大力加强党的建设,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服从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中准确定位、主动作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动海洋事业发展形成新动力、新格局、新途径、新空间和新成效。夯实经济富海、依法治海、生态管海、维权护海和能力强海五大体系,实施“蓝色海湾、南红北柳、生态岛礁、智慧海洋、雪龙探极、蛟龙探海”六项重点工程,奋力开创海洋强国建设新局面。     5. 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公布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2月26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2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是第一部规范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从事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活动的法律。它的出台是我国法治海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的重要体现,对我国海洋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类和平利用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6. “十三五”规划纲要专章部署海洋发展   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以“拓展蓝色经济空间”之名单列一章,对海洋发展进行部署,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从顶层设计上为今后我国海洋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7. 中方表示坚决不接受不承认所谓南海仲裁裁决   7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应菲律宾共和国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所作裁决的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应菲律宾单方面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7月12日作出的裁决是无效的,没有拘束力,中国不接受、不承认。当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来华出席第十八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时强调,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所谓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裁决的影响。   8. 我国深潜科考进入万米时代   6月22日~8月12日,中国科学院“探索一号”船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开展了我国首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在此次科考中,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最大潜深达10767米,创造了我国无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及作业深度纪录,使我国成为继日、美两国之后,第三个拥有研制万米级无人潜水器能力的国家,标志着我国深海科考进入万米时代。     9.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新修改的海洋环保法   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决定。此次修改的《海洋环境保护法》,落实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要求,与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相衔接,加大了违法处罚力度,体现了行政审批“放管服”改革。   10.新极地科考破冰船开建   11月30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正式签署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建造合同。这标志着我国自行建造的首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进入实质性建造阶段。12月20日,新极地考察破冰船正式开建。该船设计排水量13000吨级,计划建造时长28个月,是一艘能够在极区大洋安全航行、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新船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与“雪龙”船一起,初步形成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船队,编队赴南北极进行科学考察和后勤补给。新船将发挥其独具特色的综合极区海洋调查能力,提升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极大促进我国极地事业发展。
上一页
1
2

联系我们

 

电话:029-68780868

手机:13572854359
邮箱:info@granfoo.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一路

格兰浮

扫一扫,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