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世界自然遗产”或添七处北极海域
资讯分类

“世界自然遗产”或添七处北极海域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4-14 18:41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网站报道,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近日联合发布研究报告,确定了7处北极海域具备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条件,可以候选该遗产名录。该报告称,科学家的建议将有助于国际社会重视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为各国政府和相关组织今后评估所推荐区域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该报告,这7处被确定为具备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条件的海域分别为:

  多年残余海冰和东北水域冰间湖生态区。该区域是北冰洋最大的冰间湖之一,拥有北冰洋最为古老和厚实的海冰,是北极熊的重要栖息地。

  白令海峡生态区。作为沟通太平洋与北冰洋的海上通道,该区域是海鸟和海洋哺乳动物的重要迁徙走廊。据估算,约有1200万只海鸟在此筑巢。每年春季和秋季,成千上万的海洋哺乳动物途经该区域。该区域还记录着重要的历史地理信息,在低海平面时期曾作为北美和欧亚大陆通行的陆桥。

  巴芬湾北部生态区。该区域包括北方水域冰间湖,是北极最大的单种群海鸟——小海乌的最大聚集地。

  斯科斯比湾冰间湖区。该区域是世界最大的峡湾生态系统,为生活在斯匹次卑尔根岛附近的极度濒危物种弓头鲸,以及北极熊、独角鲸、大西洋海象和象牙鸥提供重要栖息地。

  高北极群岛。该区域将北极海盆和沿海浅水区域分开,是海象、北极熊和其他濒危物种的栖息地,生活着85%的象牙鸥种群。

  迪斯科湾和勒菲斯克浅滩区。该区域是西格林兰海象和成千上万金绒鸭的冬季栖息地。

  西伯利亚冰间湖。该区域位于俄罗斯北冰洋海域,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和北极冰间湖系统。生活在拉普捷夫海的大多数北极鱼类以及几乎全部的海鸟和海洋哺乳动物,都依靠着该冰间湖提供生存所需。该区域海冰的季节性形成与融化影响着更大范围内的北冰洋海洋循环进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梅希蒂尔德说:“从作为海洋生物重要迁徙走廊的白令海峡,到斯科斯比湾令人震撼的峡湾,北冰洋的美丽景色和丰富资源是无与伦比的。新的报告所确定的这7处区域,显示了伴随着气候变化保护北冰洋环境的紧迫性。”

  据悉,目前北极圈内共有5个区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但只有一处(俄罗斯弗兰格尔岛自然保护区)是因为海洋价值而入选。该区域于2004年入选,是全球最大的太平洋海象栖息地。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保护全球海洋物种方面,北冰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在很多北极海洋物种的生存正受到威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全球海洋极地项目主管卡尔·格斯塔夫·伦丁说,“通过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可以提高国际社会的关注度,进而加大对这些特殊海域的保护力度。”

  北冰洋位于地球最北端,面积达1400万平方公里。在这片被海冰覆盖的海域,生活着众多独特的海洋生物,如弓头鲸、独角鲸、海象等。此外,北冰洋还是一些濒危的海洋生物,如北极熊、大西洋海雀(都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名录”)的重要栖息地。

  然而,气候变化正日益威胁着北极地区。据相关统计,北极地区变暖的速度已是全球平均速度的两倍。曾经被海冰覆盖的海域正逐渐显露出来,新航道、油气开采以及捕捞活动或将随之出现。该报告指出,这些改变显示了提高人类对北极海洋生态系统认识与了解,以及加大北极环保力度的紧迫性。

  世界自然基金会最后的冰区项目主管克莱夫·特萨说:“这份报告呼吁北冰洋沿岸国家继续开展行动,保护北极脆弱的海洋生态环境。然而,各国的保护成效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但我们已经看到随着北极海冰融化速度的加快,一些北极动物的生存状况日益堪忧。” 

“世界自然遗产”或添七处北极海域

【概要描述】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网站报道,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近日联合发布研究报告,确定了7处北极海域具备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条件,可以候选该遗产名录。该报告称,科学家的建议将有助于国际社会重视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为各国政府和相关组织今后评估所推荐区域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该报告,这7处被确定为具备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条件的海域分别为:

  多年残余海冰和东北水域冰间湖生态区。该区域是北冰洋最大的冰间湖之一,拥有北冰洋最为古老和厚实的海冰,是北极熊的重要栖息地。

  白令海峡生态区。作为沟通太平洋与北冰洋的海上通道,该区域是海鸟和海洋哺乳动物的重要迁徙走廊。据估算,约有1200万只海鸟在此筑巢。每年春季和秋季,成千上万的海洋哺乳动物途经该区域。该区域还记录着重要的历史地理信息,在低海平面时期曾作为北美和欧亚大陆通行的陆桥。

  巴芬湾北部生态区。该区域包括北方水域冰间湖,是北极最大的单种群海鸟——小海乌的最大聚集地。

  斯科斯比湾冰间湖区。该区域是世界最大的峡湾生态系统,为生活在斯匹次卑尔根岛附近的极度濒危物种弓头鲸,以及北极熊、独角鲸、大西洋海象和象牙鸥提供重要栖息地。

  高北极群岛。该区域将北极海盆和沿海浅水区域分开,是海象、北极熊和其他濒危物种的栖息地,生活着85%的象牙鸥种群。

  迪斯科湾和勒菲斯克浅滩区。该区域是西格林兰海象和成千上万金绒鸭的冬季栖息地。

  西伯利亚冰间湖。该区域位于俄罗斯北冰洋海域,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和北极冰间湖系统。生活在拉普捷夫海的大多数北极鱼类以及几乎全部的海鸟和海洋哺乳动物,都依靠着该冰间湖提供生存所需。该区域海冰的季节性形成与融化影响着更大范围内的北冰洋海洋循环进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梅希蒂尔德说:“从作为海洋生物重要迁徙走廊的白令海峡,到斯科斯比湾令人震撼的峡湾,北冰洋的美丽景色和丰富资源是无与伦比的。新的报告所确定的这7处区域,显示了伴随着气候变化保护北冰洋环境的紧迫性。”

  据悉,目前北极圈内共有5个区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但只有一处(俄罗斯弗兰格尔岛自然保护区)是因为海洋价值而入选。该区域于2004年入选,是全球最大的太平洋海象栖息地。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保护全球海洋物种方面,北冰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在很多北极海洋物种的生存正受到威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全球海洋极地项目主管卡尔·格斯塔夫·伦丁说,“通过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可以提高国际社会的关注度,进而加大对这些特殊海域的保护力度。”

  北冰洋位于地球最北端,面积达1400万平方公里。在这片被海冰覆盖的海域,生活着众多独特的海洋生物,如弓头鲸、独角鲸、海象等。此外,北冰洋还是一些濒危的海洋生物,如北极熊、大西洋海雀(都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名录”)的重要栖息地。

  然而,气候变化正日益威胁着北极地区。据相关统计,北极地区变暖的速度已是全球平均速度的两倍。曾经被海冰覆盖的海域正逐渐显露出来,新航道、油气开采以及捕捞活动或将随之出现。该报告指出,这些改变显示了提高人类对北极海洋生态系统认识与了解,以及加大北极环保力度的紧迫性。

  世界自然基金会最后的冰区项目主管克莱夫·特萨说:“这份报告呼吁北冰洋沿岸国家继续开展行动,保护北极脆弱的海洋生态环境。然而,各国的保护成效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但我们已经看到随着北极海冰融化速度的加快,一些北极动物的生存状况日益堪忧。”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4-14 18:41
  • 访问量:0
详情

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网站报道,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近日联合发布研究报告,确定了7处北极海域具备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条件,可以候选该遗产名录。该报告称,科学家的建议将有助于国际社会重视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为各国政府和相关组织今后评估所推荐区域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该报告,这7处被确定为具备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条件的海域分别为:

  多年残余海冰和东北水域冰间湖生态区。该区域是北冰洋最大的冰间湖之一,拥有北冰洋最为古老和厚实的海冰,是北极熊的重要栖息地。

  白令海峡生态区。作为沟通太平洋与北冰洋的海上通道,该区域是海鸟和海洋哺乳动物的重要迁徙走廊。据估算,约有1200万只海鸟在此筑巢。每年春季和秋季,成千上万的海洋哺乳动物途经该区域。该区域还记录着重要的历史地理信息,在低海平面时期曾作为北美和欧亚大陆通行的陆桥。

  巴芬湾北部生态区。该区域包括北方水域冰间湖,是北极最大的单种群海鸟——小海乌的最大聚集地。

  斯科斯比湾冰间湖区。该区域是世界最大的峡湾生态系统,为生活在斯匹次卑尔根岛附近的极度濒危物种弓头鲸,以及北极熊、独角鲸、大西洋海象和象牙鸥提供重要栖息地。

  高北极群岛。该区域将北极海盆和沿海浅水区域分开,是海象、北极熊和其他濒危物种的栖息地,生活着85%的象牙鸥种群。

  迪斯科湾和勒菲斯克浅滩区。该区域是西格林兰海象和成千上万金绒鸭的冬季栖息地。

  西伯利亚冰间湖。该区域位于俄罗斯北冰洋海域,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和北极冰间湖系统。生活在拉普捷夫海的大多数北极鱼类以及几乎全部的海鸟和海洋哺乳动物,都依靠着该冰间湖提供生存所需。该区域海冰的季节性形成与融化影响着更大范围内的北冰洋海洋循环进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梅希蒂尔德说:“从作为海洋生物重要迁徙走廊的白令海峡,到斯科斯比湾令人震撼的峡湾,北冰洋的美丽景色和丰富资源是无与伦比的。新的报告所确定的这7处区域,显示了伴随着气候变化保护北冰洋环境的紧迫性。”

  据悉,目前北极圈内共有5个区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但只有一处(俄罗斯弗兰格尔岛自然保护区)是因为海洋价值而入选。该区域于2004年入选,是全球最大的太平洋海象栖息地。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保护全球海洋物种方面,北冰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在很多北极海洋物种的生存正受到威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全球海洋极地项目主管卡尔·格斯塔夫·伦丁说,“通过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可以提高国际社会的关注度,进而加大对这些特殊海域的保护力度。”

  北冰洋位于地球最北端,面积达1400万平方公里。在这片被海冰覆盖的海域,生活着众多独特的海洋生物,如弓头鲸、独角鲸、海象等。此外,北冰洋还是一些濒危的海洋生物,如北极熊、大西洋海雀(都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名录”)的重要栖息地。

  然而,气候变化正日益威胁着北极地区。据相关统计,北极地区变暖的速度已是全球平均速度的两倍。曾经被海冰覆盖的海域正逐渐显露出来,新航道、油气开采以及捕捞活动或将随之出现。该报告指出,这些改变显示了提高人类对北极海洋生态系统认识与了解,以及加大北极环保力度的紧迫性。

  世界自然基金会最后的冰区项目主管克莱夫·特萨说:“这份报告呼吁北冰洋沿岸国家继续开展行动,保护北极脆弱的海洋生态环境。然而,各国的保护成效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但我们已经看到随着北极海冰融化速度的加快,一些北极动物的生存状况日益堪忧。”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新闻

中船重工集团750研究所来我司考察
中船重工集团750研究所于2017年11月1日来我司实地考察,杨总亲自为客户演示我公司部分产品,客户给予我公司高度评价,不仅对公司的产品有了信任感,更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文化赞叹有加,并确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考察期间既定我司数款畅销产品。   座谈交流,演示我司产品视频。
查看详情 白箭头 黑箭头
我公司参加第五届(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
据悉,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举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科技展会活动,由科技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科技部火炬中心、四川省科技厅等相关省直部门、绵阳市人民政府等共同承办。科博会每年定期在四川省绵阳市举办,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累计签约项目2107个、签约金额3450亿元,成为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科技城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突破发展的重要载体。科博会2014年至2016年连续
查看详情 白箭头 黑箭头

联系我们

 

电话:029-68780868

手机:13572854359
邮箱:info@granfoo.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一路

格兰浮

扫一扫,了解更多